蘭井街忠孝路的風采 素顏老屋新登場 用建築來說故事
嘉義市文化局首屆「老屋卸妝」計畫,共8案通過審核,其中有3案位於忠孝路與蘭井街口轉角處,包含忠孝路32號、新陽春藥房及勝安堂百草舖等。街屋立面經修繕後,不僅再現昔日質樸風采,也透過二樓弧形陽台和水平帶狀窗、屋頂黑瓦等建築元素,娓娓道出諸羅城的精采故事。
黃敏惠市長首先感謝在地居民響應,更感謝由陳正哲副教授領軍的南華大學工作團隊,除事前詳盡調查與走訪外,也根據個案提出有效改造與設計,以「少即是多」的施工概念,卸除多餘附掛物、收束雜亂管線,及加強木結構屋面的防水功能等,讓老屋「素顏會更美」。尤其是在搭配夜間外部投射燈光後,更加凸顯建築特色和歷史氛圍,整條街因此明亮而溫暖,白天晚上各有不同面貌,將成為街區新亮點。
計畫主持人、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系陳正哲副教授透露,以忠孝路32號為首、向左右兩側延伸的連棟兩層樓日式街屋,自西元1921年興建至今,已有百年歷史。其前身是一座頂級酒家兼旅館,不僅提供旅客住宿,也擁有很棒的後花園和宴會席,當時頗具規模。儘管後來轉為民宅,仍可從這棟三角窗建築的立面,包括二樓圓窗、弧形陽台及雨淋板漆色等,遙想過往的輝煌歲月。
陳正哲指出,忠孝路32號無論圓窗或弧形陽台,施作皆費時費工,看得出當年設計者在細節上的用心與堅持。但經年累月受風吹日曬雨淋,造成陽台磁磚黃化斷裂、欄杆和玻璃木門受損嚴重,為如實呈現原有樣貌,特請磁磚廠商翻出早期庫存,進行規格比對,找出尺寸與色澤相近者對切後更換,並技巧性保留局部舊磚;修整門窗玻璃難度較高,須全數拆卸後逐一清潔保養,加上彩色花玻璃早已停產,若破損則以相近色玻璃替代,且至建材銀行尋訪相近花色玻璃,以增添完整性,也讓塵封已久的圓窗重見天日;另磨開雨淋板木板底漆後,發現該屋原為藍色,兩側連棟建築則是綠色,推測當時應利用油漆跳色,讓轉角建物頓時成為焦點,引人注目。
與忠孝路32號同為百年老屋的新陽春藥房,一樓作為店面使用,二樓則是生活空間,屋頂仍保留日本黑瓦,相當珍貴。陳正哲說明,有別於水泥瓦,這種由陶土燒製而成的黑瓦,經過高溫窯變,擁有非常漂亮的光澤,且每塊黑瓦均有些差異,一層層鋪疊在大面積的屋頂上時,看起來不但不呆板,反而帶點活潑朝氣。
此外陳正哲提及,勝安堂百草舖是8案中,唯一原貌不存在者。但透過舊照片得知,二樓立面曾以橫拉窗形成長的水平窗帶,這是1930年代現代主義的主要風格之一,直至7、80年代仍十分常見。這次將技巧性恢復水平帶觀感,把現有屋簷作為基礎,水平線條表現連續帶狀,再以木頭當作隔柵,仿造之前鐵窗花樣,最後選擇暖亮色系的油漆,呼應一旁佇立上百年的紅毛井古蹟,恰巧也和忠孝路32號的弧形陽台,彼此相望,彷彿要再創桃城歷史新頁。
新陽春藥房二代殷裕祥說,今年高齡83歲的父親,年輕時自台南來到嘉義市打拚,與母親兩人胼手胝足創業,新陽春等於是「起家厝」,值得被好好善待,也對老屋卸妝後「有想像、有期待」,相信肯定會比較漂亮,因此主動參與此計畫。如今已順利完工,開心之餘也感謝工作團隊,兼顧開店營業與工程施工,重點是把新陽春當作自己家要修繕,讓他非常感動。
文化局表示,老屋卸妝不只是講究立面修繕,陳正哲副教授也把遮雨棚、店家招牌和周邊環境等,一併納入整體構想範圍,且採新舊料並陳方式,留些線索讓遊客尋訪嘉義市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。期待藉由有形的設計,影響無形的生活態度,將美感落實在日常生活中。這次特選定轉角街口、連棟建築、歷史景點及觀光亮點等8處老屋,其屋主有義務於完工後3年,每晚6時30分至9時30分點燈,讓素顏老屋的美更加容易被看見。